抽取調查樣本及製作問卷
18.1 認識抽取調查樣本的不同技巧及製作問卷的基本原則(Recogni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in Survey Sampling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Questionnaire Design)
抽取調查樣本及製作問卷 到底係做D咩? 睇落去大家就會知。
相信大家成日都會聽到好多由政府、商業機構發表嘅統計或調查結果。
- 例如香港家庭嘅收入中位數字、平均工作時數、各電視台嘅收視率等。
- 依D統計通常都俾到我哋一個印象就係調查對象嘅全體(即總體)係“全香港”。
- 但係人都知道依D調查只係訪問咗一部份人之後算。
- 依個從總體中選取一部份人作樣本接受調查就叫“抽取調查樣本”。
18.1.1 抽取調查樣本的不同技巧
抽取調查樣本嘅技巧可以分成兩大類:
- 概率抽樣
- 喺概率抽樣入面,總體中每個個體被納入樣本嘅機會都係均等嘅。
- 非概率抽樣
- 非概率抽樣係“根據主觀判斷及經驗選取樣本,而非以隨機的方式選取樣本”。
留意“總體中每個個體被納入樣本嘅機會都係均等”依句說話其實有時都要睇你嘅“調查嘅標題”同 “點抽樣”等決定到。
- 假設我想做一個“香港人是否贊成香港政府提高酒梲”嘅調查。
- 咁如果我只係喺夜晚企喺蘭柱芳度“隨機咁”訪問經過嘅香港人,你話我個抽樣方法係唔係“概率抽樣”?好明顯唔係,因為夜晚會去蘭柱芳嘅人多數都會飲酒,而提高酒稅會對佢哋有較大影響,所以樣本除咗唔夠代表性之外仲係有偏見嘅。
- 但假如我改為隨機咁打電話訪問香港人,咁就可以話係“概率抽樣”。
非概率抽樣
常見嘅“非概率抽樣”方法有:
- 街頭方問
- 喺街頭方問當中,訪問員通常會選取一些看來較「友善」的途人進行訪問。
- 自發性調查(包括電話、網上)
- 所有自發性嘅調查通常只會係嗰D對調查題目有較強烈意見嘅先會主動參加。
非概率抽樣 一般用途不大(較大型及有公信力嘅調查都唔會用佢)。咁係因為抽樣方法唔科學化、而調查嘅結果通常會存在偏差、可能不準確、並帶有誤導成分。
概率抽樣
常見嘅“概率抽樣”方法有:
- 簡單隨機抽樣法。簡單隨機抽樣法嘅做法如下:
- 總體入面每個個體應先有一個獨一無二嘅編號。
- 例如如果總體係香港成年人,咁我哋就可以用身份證號碼。
- 之後隨機咁抽出干個編號。
- 把對應隨機抽出編號嘅個體納入樣本之中。
- 總體入面每個個體應先有一個獨一無二嘅編號。
- 系統隨機抽樣法(或稱為等距抽樣法)。
- 喺等距抽樣法入面,我哋首先選取一個隨機起點,並按照固定區間抽取個體,從而組成一個樣本。
- 例如公廠要監控生產品嘅品質,為咗減低成本工廠唔會件件貨都check。工廠可能會由每日第20個製成品、每隔300個就抽一個出嚟做樣本檢測。
- 層狀隨機抽樣法。
- 喺層狀隨機抽樣法入面,總體會根據分層標準被分成不同的層。然後利用簡單隨機抽樣,從各層按比例抽取樣本。
- 例如為確保統計包括同等數目嘅男女數目,我哋可以先將總體先分成男、女兩組,然後再用簡單隨機抽樣法由兩組中抽出樣本。
18.1.2 製作問卷的基本原則
一份問卷做得好唔好會直接咁影響到結果嘅可信度及有效性。
而製作問卷嘅基本原則包括:
- 問題要切合統計調查嘅目的
- 問卷不應太長
- 用語方面,措詞要適當和用字要精確
- 例如用“你強烈反對政府提高煙草稅嗎?”同“你贊成政府提高煙草稅?”得出嚟嘅調查結果可能好唔同。因為有D人可能會覺得“雖然自己反對,但未去到強烈返對”,所以就算自己反對政府加煙草稅都會對第一條問題答“否”。
- 問題嘅形式要適合
- 例如想知道受訪者“有幾強烈反對或贊成政府加煙草稅” ,我哋應該用“評程度評分,如1代表強烈反對、9代表強烈贊成”而唔係用“是非題”。
- 問題的次序編排要合理
- 避免問題帶有引導被訪者取向或偏重某一回應的成分
- 避免使用複合或帶有雙重反義的發問方式
- 例如“你不贊成政府不提高煙酒稅嗎?”應寫成“你贊成政府提高煙酒稅?”
- 問卷定稿前,應以一部份可能被訪人士為對象進行測試
- 從中可能會發現到受訪者不明白某些詞彙或問題